电厂越来越多地选择外贴式液位计,主要是因为它解决了传统接触式液位计在电厂特殊应用场景中面临的诸多痛点,提供了显著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因:
本质安全,无泄漏风险:
核心优势: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外贴式液位计的传感器完全安装在容器外部,不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不需要在容器上开孔。
解决痛点: 电厂中存在大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的介质(如锅炉汽包水、除氧器水、酸/碱储罐、氨水、燃油等)。传统法兰式或插入式液位计需要在容器上开孔安装,存在密封失效导致介质泄漏的巨大风险,这对人员和设备安全是严重威胁。外贴式彻底消除了这种物理泄漏的可能性,符合电厂对安全的最高要求。
安装维护便捷,无需停产:
安装简便: 只需将传感器清洁地粘贴或固定在容器外壁合适位置即可,不需要切割、焊接、开孔或进入容器内部。这极大地简化了安装过程,缩短了工期。不停产安装/更换: 对于现有设备的改造或新增仪表,外贴式液位计可以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安装或更换,避免了昂贵的停产损失。这对电厂连续运行的经济性至关重要。
维护方便: 维护工作(如清洁传感器表面、检查线路)都在容器外部进行,无需排空介质、进入受限空间或拆卸工艺管道,降低了维护人员的风险和劳动强度,缩短了维护时间。
对介质适应性强:
高粘稠、易结晶、易结垢、强腐蚀介质: 接触式仪表(如导波雷达、浮筒、差压变送器的引压管)容易被粘稠介质粘附、结晶堵塞或强腐蚀性介质损坏膜片/探头。外贴式仪表不与介质接触,完全不受这些物性的影响,测量更可靠,寿命更长。卫生要求高介质: 对于化水、补给水等对清洁度要求高的系统,外贴式避免了仪表引入污染的风险。
降低综合成本:
安装成本低: 省去了开孔、焊接法兰、安装过程隔离和吹扫等复杂且昂贵的工序。
维护成本低: 备件更换简单快捷,维护频次和复杂性大大降低,减少了维护人力和备件库存成本。
停产成本为零: 安装和维护通常无需停产,避免了巨大的生产损失。
寿命周期成本: 虽然单个外贴式仪表可能比某些接触式仪表贵,但综合考虑安装、维护、停产损失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尤其对于腐蚀性介质),其总拥有成本往往更低。
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提升:
技术成熟: 随着超声波和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外贴液位计的出现(通过在容器底部测量声波传导速度来精确计算液位),其测量精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如泡沫、蒸汽)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满足电厂大多数应用的要求。
无磨损: 没有可动部件(如浮子),不与介质接触,减少了磨损和故障点。
无过程污染: 避免了接触式仪表可能对介质造成的污染。
适用于各种容器类型:
无论是金属储罐、压力容器、反应釜还是非金属容器(需考虑声波穿透能力),只要壁厚和材质允许声波有效传播,外贴式液位计通常都能适用。
符合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
现代外贴式液位计通常具备数字通信接口(如HART, Modbus等),易于集成到电厂的DCS或SIS系统中,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支持电厂的智能化运维。
总结来说,电厂选择外贴式液位计的核心驱动力在于:
绝对的安全性(无泄漏): 这是电厂首要考虑的因素。
显著的安装和维护便利性(不停产): 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和运行风险。
对恶劣介质的卓越适应性: 解决了传统仪表难以应对的粘稠、结晶、强腐蚀等问题。
优化的综合成本: 虽然单价可能不低,但全生命周期成本更具优势。
当然,外贴式液位计也有其局限性(如对容器壁厚、材质、内部结构、极端工况的限制),但在电厂中大量存在的高风险、强腐蚀、维护困难的液位测量点上,其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其适用范围和可靠性还将进一步提升。